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将城市更新提升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中国中铁党委积极做出响应党中央号召,成立中国中铁城市旧改工程指挥部,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全力推进。中铁建工党委按照上级党委安排部署,始终牢记央企担当使命,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征程上踏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2023年8月25日,中铁建工集团召开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启动会。自项目启动之初,集团便严格对标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各项要求,迅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工作专班及工程推进、维稳保障、预算资金等专项工作组,为旧改工作筑牢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024年8月,项目顺利进入北京市旧改“双纳入”工作机制,意味着中铁建工的旧改工作获得了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统筹协调,逐步提升了工作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同年12月26日,中铁建工集团五届八十四次党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及概算方案,为项目推进明确了清晰的方向与资金保障。2025年4月28日,丰台区丰台街道党工委与中铁建工集团资产管理中心党工委联合召开“政企联动、跨越发展、深化合作、共建未来”交流会,构建起党建引领、政企合作、多元协同的旧改推进新模式。5月1日,中铁建工集团在京央企老旧小区165标包旧改项目成功取得中国中铁系统内首个施工许可证,这一重要节点的实现,为项目实质性建设拉开了帷幕。
2025年5月7日,中国中铁首个旧改标杆工程165标包正式破土动工。该旧改项目涵盖丰台区看丹街道和丰台街道两个社区的部分楼宇改造。6月10日,丰台区丰台街道北大街北里3、4、6号楼旧改工作组临时党支部揭牌仪式举行。这一由中铁建工资产管理中心党工委与丰台区丰台街道党工委联合共建下设的临时党支部,是中国中铁首个成立的旧改临时党支部,也是丰台区首个街道与央企联合成立的旧改临时党组织,更是央企首个“企地共建”打造旧改党建品牌的实践阵地,标志着项目“政企共建、多方联动”旧改新模式正式启动。
以此为契机,中铁建工集团党委根据“1+N”党建品牌体系建设要求,精心打造“筑梦・焕新”党建子品牌,为城市更新注入“中铁力量”。该子品牌秉持“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共创宜居、旧改赋能;丰采卓越、同心建功;筑就梦想、焕然一新”的核心理念,将“改善环境、创造幸福”的企业使命深度融入旧改实践;聚焦党建引领、组织共建、多方联动、铸就精品、旧改赋能五大内容,着力打造“双融合+双达标”和“三构建+ 三联动”的品牌特色,通过强化企业与地方政府、社区党组织的精准对接,有效破解旧改过程中的复杂难题,为老旧社区焕新注入澎湃红色动能。
为保障旧改工作与党建品牌创建同频共振,中铁建工集团党委构建起“三级联动”党建管理体系:集团党委统筹顶层设计,精准锚定旧改项目总体目标与实施方向;所属各单位党委(党工委)细化落地举措,结合项目实际将集团部署转化为具体工作方案;街企共建的旧改临时党支部作为前沿阵地,深度参与项目全流程实施,推动党建工作贯穿旧改各环节。依托这一体系,临时党支部以“红心向党、暖心为民、匠心钜献”为主基调,以深化基层治理、焕新宜居环境为使命,通过“街企共建、多方联动”的党建联建机制,持续强化多方协同,积极推动党建与旧改工作、党建与民心工程的“双融合”,推进基层治理和项目工程的“双达标”,为城市更新、城市旧改做出积极贡献。
“老旧小区改造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仅要改善‘面子’更要提升‘里子’,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临时党支部充分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出了“用我们的匠心换您的舒心、用我们的贴心换您的顺心、用我们的专业换您的安心、用我们的品质换您的称心”服务理念,将党建引领落实到旧改各业务板块和各环节中,致力于实现“民生工程”与“民心工程”的统一。
中铁建工在旧改项目中推行“一项目一策略”的实施方案,针对每个项目的独特真实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旧改措施。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着居民需求多元、基础设施老化、历史遗留问题多等诸多难点。为此,集团在前期开展深入细致的入户调查,通过大量的调研工作仔细地了解居民需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旧改方案奠定坚实基础。
摸清底数、找准需求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首要前提。中铁建工通过入户调研、居民议事会、线上问卷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居民对“基础类、改造类、提升类”需求的优先级,精心建立“居民需求清单”。
面对部分小区抗震加固中居民意见分歧的问题,中铁建工积极组织产权单位、设计院开展多轮沟通,最终形成“先易后难、分类推进”的解决方案,有效保障了项目进度不受影响。同时,组建专业方面技术团队,针对老旧管网改造、适老化升级等痛点问题,制定专项实施工程的方案。例如,在丰台区北大街北里小区,通过优化下水道改造方案,成功避免了新建化粪池带来的成本增加和居民困扰,展现出专业能力与为民服务的情怀。
在施工推进过程中,旧改临时党支部以党建赋能旧改攻坚,通过多元化举措筑牢民生服务屏障。支部积极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聚焦施工环节中可能会影响居民生活的各类隐患,建立问题台账与快速整改机制,全力保障居民日常起居不受施工干扰。同步推行“大事上联席会议、小事上派单拆解”等一系列工作法,形成“三构建+三联动”管理链条闭环,同时依托二维码民意调查平台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常态化开展送清凉、志愿服务等暖心活动,创新运用“十心法”入户调研机制精准对接需求,涵盖耐心讲政策、精心强服务、暖心访住户、虚心听意见、贴心建档案、诚心做记录、细心测数据、匠心筑精品、用心谈方案、真心致感谢十个维度,让党员身影活跃在为民服务第一线。
为搭建高效沟通桥梁,临时党支部专门设立旧改议事厅与红色接待室,以温馨舒适的环境为居民提供面对面交流的专属空间。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方面,支部构建起多方联动的治理体系:联合街道、社区及居民代表定期召开沟通会,确保居民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协同推行“楼栋长制”,通过公示栏动态更新施工进度与反馈渠道,让改造过程更透明。
165标包旧改项目作为EPC项目,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其设计理念遵循“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原则,因地制宜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立足当前兼顾长远谋划,确保安全并逐步完善功能,尊重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小区特色风貌,致力于实现“八好”改造目标:好节能、好材料、好智能,好物业,好质量,好配套,好邻里,好设计。改造范围广泛,涵盖智慧安防、太阳能路灯、多元生态和谐共生、安设充电桩、环境修复、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
项目部狠抓项目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项目统筹方面,全周期把控进度、预算、质量;动态监管资金,严控成本,积极申领补贴资金;规范竣工资料,保障顺利交付。综合考量中高考、冬雨季施工等因素,合理编排施工计划,细化各标段节点,明确时间任务,确保工期目标顺利达成。
在安全管控上,针对关键部位与隐蔽工程专项施策,多单位联合验收并留档;监理进行日常巡查与专项质检,对隐患限期整改;从施工、现场、居民三维度强化安全管理,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全力保障居民安全。同时,联动多部门保障项目推进,热情参加政府会议建言献策,以专业方面技术服务提升各方信任,为后续合作积累良好基础。
在施工流程的打磨上,项目以极致细致彰显匠心品质。以入户管道更换工作为例,整一个流程被精细拆解为十大步骤,包括入户调查、签订改造协议、改造前拍照、入户地面保护、家具物品覆盖、管道施工、管材复试合格报告、管材见证送检、分户验收、恢复完成,全链条保障实施工程质量与居民合法权益。
在质量保证方面,制定“七化”质量保证措施,即精准化溯源、专业化检验、精细化施工、样板化管控、多元化检测、严格化验收、长效化机制。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关键材料进场“一物一码”,实现生产至进场全链条可溯;借助第三方专业检验测试机构把关,确保环境安全环保;外墙保温采用“满贴+锚栓”双重工艺、屋面防水遵循“一布四涂”行业标准;实行“样板引路”制度,高风险工序邀请专家论证,保障施工规范;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检验测试建筑外墙,红外热成像检测保温空鼓等技术助力工程质量检验效率提升;通过“三检一验”层层把关、电子存档,验收资料随时可查;对关键部位提供长效保修,确保居民居住无忧。施工中融入智能建造理念,安装智慧工地系统,打造大数据一体化数字管理平台,逐步提升施工管理的深入化与智能化水平。实施“无声”焕新行动,项目部秉持“安静施工、品质焕新”理念,通过全流程降噪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实现工程推进与居民生活品质保障的平衡。
在工艺创新方面,针对传统窗台容易漏水的老问题,专门设计窗台收口防渗漏方案,从根源上解决渗漏顽疾,让住户居住更安心持久。墙体和楼板经过加固处理后,抗剪承载力提升62%,承重能力增强40%,建筑的抗裂性和抗震安全性得到非常明显提高。保温材料选用更优质的聚氨酯板,相比常用的挤塑聚苯板,它防水性更好、导热性更低、抗冲击更强,而且厚度更轻薄,常规使用的寿命可达30年以上。安装的塑钢节能窗通过隔热条阻断热量传递,既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冬季室内热量流失和夏季室外热量侵入,又能降低空调、暖气等设备的使用频率,为住户营造舒适居住环境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搭配多层中空玻璃和多腔体结构后,隔绝声音的效果提升15-20分贝,能有效减轻临街住户的噪音困扰。
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中铁建工积极探索嵌入式配套服务模式,致力于全方位满足多种年龄层居民的生活需求。项目为居民购物提供便利;解决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用餐问题;满足居民日常健身锻炼需求;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场所;为孩子们提供欢乐的活动空间,通过这一些举措构建温馨和谐的社区生活圈。当前,165标包旧改项目推进顺利,其中外墙改造已完成80%,上下水改造完成10%,公共区域翻修完成90%。
一路初心不改,一路匠心筑梦,中铁建工集团在旧改征程中创下多项标杆成果:拿下中国中铁首个旧改施工许可证、实现首个旧改项目进场施工、成立首个政企共建旧改临时党支部,成为央企首个以党建引领、政企协同为核心,构建“双融合+三联动”模式的实践阵地,打造首个旧改党建品牌“筑梦·焕新”……一系列突破破解了传统旧改项目中服务精准度不足、多方协同效率低的瓶颈,实现了党建引领与工程建设的深层次地融合、专业方面技术与民生需求的精准对接、全链条服务能力的全面跃升,为城市更新事业注入了强劲的“中铁力量”。
如今,中铁建工集团旧改业务覆盖房子抵抗地震加固、外墙保温、屋面防水、楼道焕新、水电改造、道路整修等基础设施升级,延伸至安防优化、智能照明、垃圾分类设施完善等民生服务领域,以全链条实力彰显央企担当。编制的《城市更新市场研究及经营策略报告》筑牢理论根基,成功塑造起党建领航、技术过硬、服务暖心的中铁建工特色旧改模式,为全国城市更新事业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铁方案”。